04月03 為人類健康福祉提供有效“中國藥”
2023年,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時提出,研發生產更多適合中國人生命基因傳承和身體素質特點的‘中國藥。兩年后,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《關于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》提出,“聚焦重大慢病、重大疑難疾病、新發突發傳染病、特殊環境疾病等,推出一批臨床療效突出、競爭優勢顯著的中藥創新藥。”正是貫徹落實總書記指示要求的切實體現。
在健康成為全球發展核心議題的當下,重大慢病、疑難疾病發病率持續攀升,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。西醫藥在應對這些難題時,成效有目共睹,但也越來越顯示出諸多治療局限與副作用大等問題。而中醫藥憑借獨特的理論體系與數千年的實踐經驗,優勢盡顯,與西醫藥恰成互補,為解決人類健康難題開辟了新路徑,彰顯出中國藥的獨特價值。
比如,在重大疑難疾病方面,青蒿素的誕生,使瘧疾這一全球公共衛生難題得到有效控制,拯救了無數生命;在新發突發傳染病方面,抗擊非典和新冠疫情期間,中醫藥深度介入,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大幅降低病亡率,縮短康復周期。在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重大慢病方面,西醫往往側重于指標控制,難以從根本上調節人體整體機能,中醫藥則從整體觀念出發,通過辨證論治,調節人體陰陽平衡、氣血運行,有效改善患者癥狀,提升生活質量。這些生動的案例,都充分展示了中國藥在守護人類健康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此外,落實《意見》提出的“加強對醫療機構中藥制劑、名醫驗方等的挖掘和轉化。”通過與現代科技的有機融合,能夠催生出更多療效卓越的中藥產品,同樣是推動中國藥發展的關鍵。
中國藥不僅守護著中國人民的健康,更在走向世界的征程中,為全球健康事業貢獻力量。《意見》單列一章“推動中藥開放發展”,突顯了推動中藥造福人類健康的重要性。
《意見》提出“高質量推進中醫藥‘走出去’,推動中藥產品國際注冊和市場開拓。”中藥企業應當主動對標國際標準,加大研發投入,規范臨床試驗流程,全面提升中藥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,增強國際競爭力。以嶺藥業等一些先行企業已經做出表率,積極探索國際市場,成功推動中藥產品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上市,為中醫藥國際化提供了寶貴的借鑒。
《意見》提出“完善中醫藥國際合作機制,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”。通過與國際醫療機構合作開展中醫診療服務,不僅可以讓更多國際友人體驗到中醫藥的獨特魅力,還能將中醫藥理念“說明白、講清楚”傳播到世界各地。
生產更多有效“中國藥”,不僅有益國人,通過推動中藥開放發展,讓中醫藥走出國門,更能為全球健康事業提供新的解決方案,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。相信隨著《意見》的深入落實,中醫藥必將在全球健康舞臺上大放異彩,“中國藥”也將為增進人類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貢獻。(來源: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:李娜)

暫無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