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月07 順時養生 春以養“生”
“東風吹散梅梢雪,一夜挽回天下春。從此陽春應有腳,百花富貴草精神。”(宋代·白玉蟾《立春》)立春時節,拉開了養“生”的序幕。
養生廣義來講,是指順應四時、遵循自然規律以保養自身,進而達到延年益壽目的的方法。具體到春季,養生是養“生”之氣,“生”為生發,與“春三月,此謂發陳”中的“發”同義。“生”之氣是從大地涌動出的一種趨勢向上的氣,這種氣帶來了春天的萬物萌發,給人們帶來機會、帶來希望。同時,“陳”有陳舊之意,筆者認為可以擴展為兩個意思:一是指冬天積攢的對生理有利的物質,“生”之氣來源于此,并借此發揮作用。例如茵陳,茵發于陳,形象描述了茵陳是在春天時從陳舊枝干上冒出的幼嫩新芽。二是指陳舊的積于人體的病灶,屬于陳病、舊病。春天是多種疾病易發的季節,如流行性感冒,中醫稱之為“溫病”,原因是冬天沒有好好保養,因養“藏”不到位而感受邪氣,邪氣壅滯郁結于人體,久而化熱,在春季時隨春生之氣爆發,癥狀以惡寒輕發熱重、咽紅腫痛等為主,嚴重時甚至高燒、昏迷、抽搐,區別于感受寒邪所致的病癥。下面介紹春季養生防病的具體方法。
起居有常迎接春時
春三月包括立春、雨水、驚蟄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六個節氣,其中立春為春之始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言:“立,建始也,五行之氣,往者過,來者續,于此而春木之氣始至,故謂之立也,立夏秋冬同。”在此時陽氣初生,冬季封藏之物破土而出,萬物漸次復蘇,展現出一派生機之象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天地與我并生,而萬物與我為一。”人與天地共生,存于天地之間,人體之氣血亦隨春“生”之氣而生生不息,此時應順陽氣升發向上的特性,而非抑郁約束陽氣,“廣步于庭,被發緩形”,即以放松的姿態悠然而行,使自己處于無拘無束的狀態,從而讓體內陽氣向上、向外舒展,意識、情志、精神也如春季萬物般煥發生機,產生豁然開朗、豪情萬丈之感。
陽氣主動,白天陽氣活躍,故日出而作;陰氣主靜,夜晚陰氣占主導,故日落而息,這是順應自然的一種方式。在春季,白晝時長增加,黑夜日漸縮短,因此在春天應夜臥早起,但晚不過亥時(21時~23時),早不過寅時(3時~5時)。《春秋繁露》曰:“天有四時,王有四政,若四時,通類也,天人所同有也。”“四時”即春、夏、秋、冬,“四政”即慶、賞、罰、刑。慶與春相應,在春季可舉行慶典活動,使人體之氣隨慶典活動升發。
順以養陽從以養肝
“順”,循也,從也。春天是陽氣初生之季,屬少陽之氣。少者,小也,意味著春天的陽氣微微初生,不像夏季那么隆盛,因此應順應其上升之勢,精心養護。此時要做到以下幾點:做好“春捂”,不忙減衣;風寒易從背部起,拍按督脈尤重要;睡好子午覺,保護陽氣。除此之外,在春天處事待物應以贊揚順應為主,切勿濫行懲戒殺戮,斬其生發之性。
肝五行屬木,與春天一致,所以可以借春“生”之氣養肝、調肝。肝臟可以調暢氣機、調和氣血,與人體情志變化密切相關,七情中怒氣歸屬肝臟,一定程度內的正常發泄有利于肝氣的疏導和條暢,但長期情緒失常可致肝功能異常,而肝臟功能失常也可以造成易怒郁結。因而中醫強調“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,發而皆中節謂之和”,即情緒發生時合乎節度,不偏不倚稱之和。“逆之則傷肝”,即違背養生之道,會損害肝正常功能。若肝氣升發亢進,導致肝火旺盛,表現為眩暈、偏頭痛、面赤、煩躁易怒、多夢、口苦等,肝氣太過還會克制脾土,出現肝旺脾虛之癥,表現為食欲不振、腹瀉等。
多吃蔬果忌食酸澀
立春習俗有“打春”“咬春”等,人們會吃春餅,配上蘿卜、韭菜、薺菜等性辛味甘的時令蔬菜。中醫認為,辛味食物多具有升發陽氣的功能,甘味食物多具有補益作用。因此,春天正適合食用辛味食物、甘味食物以助春陽。其他性平或溫、味甘的食物,如棗、花生、核桃、枸杞等也可適量食用。此外,春天應該多食素,肉食油膩妨礙陽氣升發,但秋冬可以貼膘進補,以儲藏營養物質使來年陽氣有源。
酸為肝之味,春與肝氣相通,食酸本可助肝,但春季若食酸過多,易導致肝木過盛,進而影響脾胃功能,使機體營養物質化生不足。脾主肉,故還會導致肌肉、口唇失養,表現為肌肉變厚皺縮、口唇皸裂、表皮掀起等。《素問》中“味過于酸,肝氣以津,脾氣乃絕”便說明此道理。此外,酸具有收斂之性,多食酸味食物會使氣機運行阻滯,亦不利于春氣升發。
未病先防既病防變
未病先防即在沒有生病之前,采取各種有效措施,預防疾病的發生。如心在五行里屬火,木生火,如果春天陽氣沒有升發好,夏季人的心氣也就不旺,容易出現心悸、自汗、畏寒怕冷等癥狀。因此在春天行事應符合春生之氣,符合春天的養生之道,才能預防夏季心氣虛所致疾病的發生。
有些皮膚病、精神疾病、呼吸系統疾病等多年舊病,到春天易發作,這是人體本能,希望借春天的生機把病邪從體內趕出體外。如果順應這個天時天機,合理調養,就比較容易治好舊病。如脾胃陽虛的人就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補充缺失的陽氣,除了藥食調理,還可以外出鍛煉,幫助脾陽的升發。
春季養生之法也提示我們一些處世的道理:每一個季節的結束是另一個季節的開始,承接于上一個季節的積累,又為下一個季節做準備,四季輪替,周而復始,提醒我們勤而思之,做任何事都要未雨綢繆,做這一步時想著下一步;也告訴我們對于處在萌芽生發階段的孩子要常常給予鼓舞,栽培他們,使他們像春天的嫩芽一樣煥發生機、健康長大。

暫無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