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月30 健康素養,城鄉共同進步
健康是社會發展的必要保障和重要目標,也是人們獲得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。健康是一種狀態、一種資源,也有人說它是一種素質或素養。健康素養,是一個人獲取、理解基本健康信息以維護健康的能力。“預防疾病產生,促進身心健康,提高生命質量”,已成為新時代的健康主題。
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8月19日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指出:“倡導‘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’的理念,促進全社會關注健康、重視健康,提升全民健康素養,促進人民群眾形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。”在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制定的《“健康中國2030”規劃綱要》中,更是明確將“提高全民健康素養”作為“健康中國2030”建設工作的重要舉措。
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副會長、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強表示:“我國是一個疾病負擔很重的國家,近些年,尤其在慢性病、傳染病和心理疾病的防控方面,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,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是解決我國公共衛生問題的最基本手段之一。提高全民健康素養,是促進群眾健康的最具普惠性、最具成本效益原則的預防措施。”
在黨的十六大上,全民族健康素質與科學素質、思想文化素質一起被首次提出。早在2008年1月,原衛生部發布了世界上第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養的政府文件《中國公民健康素養——基本知識與技能》,文字簡潔明了、通俗易懂,為我國公民提供了參考標準;從2012年起,我國開始了“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”。通過個人、家庭、政府、社會持續不斷的共同努力,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升。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從2012年的8.8%提高到2021年的25.4%,提前完成健康中國行動2022年的階段性目標。
十幾年來,從上到下各級政府無不重視健康教育,健康為先的理念正成為普遍共識;醫學專家們的科普意識越來越強,健康講堂無處不在,無論在電視、報刊,還是廣場、社區,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;公眾越來越重視提高健康素養,各種健康日活動都人頭攢動,人們更愿意花時間去學習健康、讀懂健康……
曾強說,盡管我國國民整體的健康素養提升明顯,但仍處在較低的水平,即使到2030年能夠實現30%的規劃目標,也依然是一個較低的水平。因此,健康教育仍任重道遠,需要久久為功。
最后曾強強調,提升全民健康素養,并非一蹴而就。從全世界的經驗來看,健康素養的提升需要整個社會一起努力,通過改善支持性環境,促進政府、社會、媒體和民眾的社會共治。

暫無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