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我們會發現,年紀相仿的人,有的看起來年輕,有的顯得蒼老,我們的血管也是如此。同齡人中,有的人血管壁光滑,有的早早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斑塊、血管狹窄,甚至血管閉塞。近期,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、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等聯合研究發現,血管年齡不僅反映健康狀態,還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,血管過早老化或老化程度越重,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越高。 研究共納入20917名40~60歲無心血管疾病的中年人,隨訪4.6年間共發生584例心血管事件(包括心梗、心衰、腦卒中)。研究人員將血管年齡明顯大于實際年齡的稱為“血管過早老化”,血管年齡低于實際年齡的為“超常血管”,血管年齡與實際年齡相符的為“正常血管”。研究發現,與正常血管組相比,超常血管組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比例最低,血管過早老化組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明顯增加。血管年齡比實際年齡低1歲的人,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比例下降26%;血管年齡比實際年齡低6歲以上的人(超常血管組),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比正常血管組低53%。總體來說,血管越年輕,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越低。 一般來說,血管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老化,但受到很多危險因素影響,血管會提前變老。 催老因素1:長期吸煙。研究顯示,吸煙人群發生動脈硬化的比例更高,且程度更重,二手煙對血管內皮的損傷也不容忽視。 催老因素2:久坐腰粗。久坐不動會導致機體代謝率下降,血管內“垃圾”容易堆積,形成粥樣硬化斑塊。久坐不動帶來的腰粗問題是代謝綜合征的重要表現,也是血管粥樣硬化、血管過早衰老的危險因素。 催老因素3:伴隨“三高”。血壓長期過高會讓血管承受極大壓力,就像被拉扯的像皮筋一樣,時間久了彈性會下降;高血脂和高血糖都會使血管內的“垃圾”增多,超過人體正常代謝能力后,“垃圾”就會沉積在管壁上,久而久之導致血管粥樣斑塊形成,增加血管負擔,阻塞血管,嚴重時可導致冠心病、腦卒中等嚴重并發癥。 血管老化程度一方面可以借助醫學檢查發現,比如測量臂踝脈沖波速度,能評估血管硬化程度。另一方面,可根據出現的相應癥狀來判斷,比如肢體血管病變、老化或阻塞時,可能出現雙側血壓不對稱、肢體遠端發涼、活動無力;腎臟血管老化,可能出現血壓升高、水腫、腎功能異常;眼底動脈老化,可能出現眼底病變、視力改變等。血管老化無法逆轉,但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放緩老化速度,包括保持低鹽低脂低糖飲食,多吃果蔬,適量補充肉、蛋、奶,戒煙限酒,心態樂觀,每周安排運動時間,控制血壓、血脂、血糖,定期體檢等。...
人的血管就像家里的水管一樣,久了難免會有“垃圾”堆積,形成斑塊,這些斑塊不僅看起來疙疙瘩瘩,而且一旦出現誘發因素,比如動脈斑塊的某個部分破裂,就會像火山噴發一樣,誘發一系列變化,形成血栓或引發梗塞,這就好像身體被安了一個不定時炸彈,隨時會爆炸。 01每個人都會有斑塊嗎? 從醫學上簡單地理解就是血管老化了,血管一旦老化就有可能產生斑塊。通常情況下,斑塊在50歲上下慢慢形成。不過,臨床上也有30多歲的年輕人得了頸動脈硬化斑塊的狹窄程度能達到90%,所以年輕人千萬不要掉以輕心。 02好好的血管怎么就長斑塊了? 人體血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質,如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等。這些脂質一旦過高,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中越堆越多,就會使動脈彈性減低、管腔變窄,形成一塊塊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。 03斑塊導致的血管狹窄會致命嗎? 頸動脈斑塊狹窄并不會致命,致命的是頸動脈狹窄的程度和斑塊的穩定程度。斑塊如果不穩定,就極易發生破裂,引起斑塊脫落形成血栓,血栓會堵塞血管引起腦梗、心梗等一系列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,因此,了解斑塊的狀態是非常重要的。 04斑塊長在哪里最危險呢? 動脈遍布人體各處,所以人體不同部位的動脈都會有發病的可能。斑塊長在哪里都危險。心臟動脈硬化可導致心肌梗塞,腦動脈硬化可導致腦溢血,頸部動脈堵塞有可能會引發中風,下肢動脈硬化會引起下肢疼痛、失去行動能力,甚至肢體壞死。 05導致血管斑塊的因素有哪些? 高血糖 高血壓 高血脂 吸煙 肥胖 熬夜 遺傳 少運動 06化驗單上哪些指標提示是否患有動脈硬化呢?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總膽固醇 同型半胱氨酸 07頸動脈長斑塊就離腦梗不遠了嗎? 并不是,斑塊長大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,而且斑塊和血管壁之間聯系非常牢固,手術當中需要用手術器械把它剝離下來,斑塊是很難自己脫落的。當血管腔被斑塊占據了70%以上,不僅影響血液通過,還會發生破裂,就要及時進行外科干預了。...